詞條
詞條說明
魁星塑像文曲星君魁星老爺鎏金佛像擺件文昌爺魁星神極彩樹脂雕像
傳說魁星是個才子,曾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卻因貌丑驚嚇了皇后被亂棍逐出皇宮,憤而跳入東海,玉皇深憫其人,賜朱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還有一種說法是:魁星高中進士,在殿試之時,皇帝見他相貌如此丑陋,跛腳加麻子,就問他為什么臉上長了這么多斑點?魁星答道:“麻面滿天星。”皇帝又問他的腳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腳跳龍門。”魁星的對答如流使皇帝龍顏大悅,高興之下就點了魁星做了狀元。于是,天下的
大乘圣者四大菩薩文殊普賢 地藏王 觀音大士樹脂彩繪佛像訂制 傳統工藝制作佛像
文殊菩薩,佛教菩薩名,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新譯“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論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論著稱。佛教菩薩名,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譯,也曾譯為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普賢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
“三皇”的稱謂僅是一種傳說。在史料上的傳述和在民間的傳說多種多樣(至少有七種),其中較為流行的當屬《史記》中所載的李斯之說:即三皇為“天皇”、“地皇”、“泰皇”和《古微書》中記載的三皇“伏羲”、“神農”、“黃帝”。其中的“泰皇”和“黃帝”又都是指的古泰國的國王——人皇太昊伏羲,這也是史書上所說的華夏民族是“炎黃子孫”的基本說法。 [編輯本段]三皇溯源 三皇之稱,初見于《周禮·春官·外史》。其名傳說
財神爺樹脂神像推薦款 文武財神極彩神像圖片 范蠡 財帛星君貼金塑像
財神爺,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王亥(中),文財神:比干(東)、范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還有其它四方財神: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管仲(東南)、白圭(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的財神陣容。如今,為了迎合大家的心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