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吳茱萸的形態特性吳茱萸為小喬木或者灌木,株高3-5米,嫩枝和嫩芽上覆蓋一層灰黃色或者紅銹色絨毛,嫩枝顯暗紫紅色,在平地至海拔1500米向陽坡地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小葉對生顯卵形蠟質,葉背面和葉脈上有柔性絨毛,花為**生花序,雄花相距較遠而雌花離得近些,果實球狀或者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毫米,果實表面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油點,顯暗綠黃色至褐色,質地堅硬,散發出芳香濃郁的氣味
一、半夏種苗播前催芽苗期覆膜旱半夏一般在春季2~4月播種,由于此時氣溫偏低,種莖發芽慢,播前應對種莖催芽。在室內用溫床進行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20℃左右,15天便可出芽;也可在室外搭塑料柵催芽,溫度20~25℃,連續處理15天,發現芽鞘發白即可。播種后覆上地膜,地膜只要覆蓋栽有種莖的行間即可,待苗齊后揭去。二、田間及時排灌按時追肥旱半夏喜濕潤,耐肥,怕積水,栽種前應對種植地澆1次透水,以利出苗。在
白芍苗怕積水,所以一般澆水比較少,在比較干旱時,可以在比較干旱的夏天在傍晚澆1次透水,白芍苗在多雨季節時要主意進行排水,減少根病。施肥白芍喜歡肥沃的土壤,在種植時要施上基肥,在1-2年間可以進行合理的追肥,白芍在種植后的*三年進入到了生長期,這時可以進行追肥,澆水量也可以增加。白芍可以采用芽頭進行繁殖。在生年的白露時到秋分時就可以進行栽種。在白芍生長季節,要注意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墑,但是要注
中花吳茱萸近兩年的行情暴漲,導致吳茱萸苗的價格也上漲非常快,從以前的冷門藥材的藥材,因為吳茱萸投產比較快,因此建議投資還是需要謹慎。充分考慮市場風險。吳茱萸(學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左力純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吳茱萸、中花吳茱萸和小花吳茱萸等幾個品種。小喬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紅色,與嫩芽同
公司名: 亳州市譙城區綠尚種植專業合作社
聯系人: 陳素美
電 話: 0558-8555255
手 機: 18156799888
微 信: 18156799888
地 址: 安徽亳州譙城區十八里集東
郵 編: